三下乡|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洛洛乡约,溯往循新”实践团赴金寨红军广场开展社会实践
7月24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红军广场调研新质生产力赋能金寨县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
走进革命遗址,感怀革命先烈。2024年7月24日上午,材料学院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来到金寨县红军广场,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瞻仰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参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位于金寨县老县城中央的红军广场被青松翠柏环绕,四季常青,整个广场笼罩着庄严肃穆的气氛,让每一个走进广场的人心中自然而然涌起敬仰之情。 图为团队成员在金寨烈士纪念馆前合照
溯往循新,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寨县,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了花篮。“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血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而今,追随着总书记的步伐,青年一辈也来到了这个地方。
回首红色岁月,再见燎原之火。红军广场依山而建,拾阶而上,每一段台阶的数量各有不同,寓意着金寨县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不同贡献——59级台阶,寓意着在金寨县诞生的59位共和国开国将军;50级台阶,寓意着被追认的金寨籍县团级以上革命烈士500余位;49级台阶,寓意着金寨县于1949年全境解放;10级台阶,寓意着革命战争年代金寨县10万青年参军征战,为国捐躯……
在阶梯的尽头,高耸的“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映入眼帘,刘伯承元帅题写的“燎原之火”四个镀金大字刻在24米高的纪念塔正面,默默地诉说着大别山老区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在纪念塔的塔底,团队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为光荣的烈士、为光辉的革命岁月献上花篮。
瞻仰先辈遗迹,传承红色精神。金寨县红军纪念堂,于2009年5月重建并对外开放,大门上方“金寨县红军纪念堂”由洪学智上将题写,堂内两侧长廊陈列有领导人题词的碑石,吊唁大厅陈列老红军照片、英名册、红军雕塑及在金寨组建和战斗过的十一支红军队伍序列表,这里是祭奠老红军的殿堂。团队成员步入纪念堂,瞻仰先辈遗迹,进行祭奠。
赓续红色基因,弘扬时代精神。“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作为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县和旅游资源大县,今日的金寨县虽然已成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知名的风景名胜区,但是在这片红旗映红的天空之下,“最后一把米、拿去当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儿、送去上战场”的口号仍在耳边回荡,不足23万人的金寨县在革命年代先后有10万人参军参战,为抗战长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金寨人民依旧继承着革命先烈的遗志,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传统,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了解到这些,我们不禁肃立,从高台注视着这个淳朴而又非凡的县城。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那段红色岁月的荣耀与艰辛,理解了纪念塔上“燎原之火”背后的沉重与不易。先辈们的伟大事迹与爱国精神,在成员的心中留下了革命的火种。我们相信,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风气,将在新时代的青年中蔚然成风。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本次实地调研在他们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革命先辈们伟大的爱国精神和光荣事迹深深地影响了他们,让他们决心在新时代继续奋斗,传承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
走进革命遗址,感怀革命先烈。2024年7月24日上午,材料学院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来到金寨县红军广场,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瞻仰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参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位于金寨县老县城中央的红军广场被青松翠柏环绕,四季常青,整个广场笼罩着庄严肃穆的气氛,让每一个走进广场的人心中自然而然涌起敬仰之情。 图为团队成员在金寨烈士纪念馆前合照
溯往循新,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寨县,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了花篮。“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血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而今,追随着总书记的步伐,青年一辈也来到了这个地方。
回首红色岁月,再见燎原之火。红军广场依山而建,拾阶而上,每一段台阶的数量各有不同,寓意着金寨县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不同贡献——59级台阶,寓意着在金寨县诞生的59位共和国开国将军;50级台阶,寓意着被追认的金寨籍县团级以上革命烈士500余位;49级台阶,寓意着金寨县于1949年全境解放;10级台阶,寓意着革命战争年代金寨县10万青年参军征战,为国捐躯……
图为团队成员在品读墙雕中的故事
在阶梯的尽头,高耸的“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映入眼帘,刘伯承元帅题写的“燎原之火”四个镀金大字刻在24米高的纪念塔正面,默默地诉说着大别山老区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在纪念塔的塔底,团队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为光荣的烈士、为光辉的革命岁月献上花篮。
图为团队成员在仰望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
瞻仰先辈遗迹,传承红色精神。金寨县红军纪念堂,于2009年5月重建并对外开放,大门上方“金寨县红军纪念堂”由洪学智上将题写,堂内两侧长廊陈列有领导人题词的碑石,吊唁大厅陈列老红军照片、英名册、红军雕塑及在金寨组建和战斗过的十一支红军队伍序列表,这里是祭奠老红军的殿堂。团队成员步入纪念堂,瞻仰先辈遗迹,进行祭奠。
图为团队成员在洪学智纪念堂浏览名人名言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金寨革命博物馆
赓续红色基因,弘扬时代精神。“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作为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县和旅游资源大县,今日的金寨县虽然已成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知名的风景名胜区,但是在这片红旗映红的天空之下,“最后一把米、拿去当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儿、送去上战场”的口号仍在耳边回荡,不足23万人的金寨县在革命年代先后有10万人参军参战,为抗战长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金寨人民依旧继承着革命先烈的遗志,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传统,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了解到这些,我们不禁肃立,从高台注视着这个淳朴而又非凡的县城。
图为团队成员仰望“燎原星火”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那段红色岁月的荣耀与艰辛,理解了纪念塔上“燎原之火”背后的沉重与不易。先辈们的伟大事迹与爱国精神,在成员的心中留下了革命的火种。我们相信,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风气,将在新时代的青年中蔚然成风。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本次实地调研在他们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革命先辈们伟大的爱国精神和光荣事迹深深地影响了他们,让他们决心在新时代继续奋斗,传承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
2024-08-05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