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园网,大学校园门户网站
搜索

“七彩假期”关怀活动纪实

2024年7月22日 星期五 晴
       我一直坚信,我和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会迎来无数次重逢。
       这是我作为“助力黔行”的队伍成员来到毕节市赫章县金银山少儿活动中心的第五天,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脑子里不断闪回着各种零碎的记忆,杂糅着喜悦和憧憬。这一次我的身边不仅仅是贵州的同学,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和我一起来到了这里,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一份看向远方的力量。在经过了前面几天的讨论、磨合、试讲,我们不断打磨着自己的课程,熟悉着这边的工作与生活,我们的团队逐渐走向成熟。
       我负责给孩子们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秘密。曾经非物质文化遗产像一个漏斗,随着时间的流逝,许许多多蕴含着古老记忆的文化结晶不断消失,仅仅只有痛心并不能留住这份宝贵财富,一代代的传承延绵不断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努力传播这些古老的声音。孩子们,正是它们的未来。在这片土地上有太多的来自大山深处沉淀着的历史的回响,而我们支教的地点——金银山,正是一个彝族聚居地。今天的这节课,我想带领孩子们走进彝族服饰,感受彝族人民绣在衣服上的语言。
       在开始这堂课之前,我和我的搭档一起前往了当地彝族服饰非遗传承人的店铺中,近距离观察了彝族服饰,并询问了一些黔西北彝族服饰与其他不同地区的服饰的异同点。在进一步了解了一些它们的细节后,我继续完善了所准备的课堂内容,打算从彝族服饰的构成出发,带领孩子们走进他们身边的民族服饰。
       非遗的传承不能仅仅只是表面光鲜的万丈高楼,更需要坚实的地基深深扎根地底。从服饰的构成到不同地区服饰的特点,单纯的照本宣科只会成为浮在表面的光影,快速地拂过而不留一点痕迹。从视觉出发,让同学们通过对比不同地区服饰的图像并找出异同,再通过动手操作并展开想象,将我提前准备好的彝族服饰纹样剪裁拼接到空白的服饰图片上,制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彝族服饰,从实践中感受非遗的内涵和魅力。
       
       非遗的传承“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上下求索的过程不仅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让我们触摸到了来自千年前祖祖辈辈留下的痕迹。来自过去的声音也许没有想到有一天也能够回响在未来,来自现在的人儿也许也没有想到,现在停留在指尖的,是来自遥远的呼唤。如果非遗会说话,它们将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希望在这次支教以后,能有更多的孩子能和我一起,去探索非遗背后的故事。
2024-08-29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