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园网,大学校园门户网站
搜索

循迹绣艺传薪火,绽彩鲁绣颂新风

在这个寒假,鲁绣华彩译路扬粹实践队为深入探寻鲁绣这一山东传统刺绣工艺的独特魅力,开启了一段充实而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之旅。他们的脚步遍布山东省博物馆、山东郑氏女红、青岛纺织博物馆、艺冉绣品厂、鹰翔纺织品有限公司,还走进学校和养老院开展宣讲活动,为传承和弘扬鲁绣文化贡献了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社区进行鲁绣了解程度调查。张翠双 供图
博物馆里的历史溯源
山东省博物馆作为山东历史文化的宝库,珍藏着众多鲁绣文物。实践队成员们怀着崇敬与好奇走进这里,仔细端详着每一件鲁绣展品。从古老的鲁绣服饰到精美的绣品摆件,每一针每一线都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通过博物馆的专业讲解以及相关资料的查阅,队员们了解到鲁绣起源于春秋时期,在秦汉时期就已具备较高的技艺水平,历经唐宋的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从日常服饰到家居装饰,处处都有鲁绣的身影。这些历史知识为队员们后续深入研究鲁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鲁绣作为传统文化瑰宝的价值。
传承人的技艺传承
在山东郑氏女红,实践队有幸拜访了鲁绣传承人。传承人热情地接待了队员们,现场展示了鲁绣的精湛技艺。只见她手中的绣针上下翻飞,不同颜色的丝线在织物上交织出栩栩如生的图案。队员们围在一旁,目不转睛地观看,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传承人耐心地讲解了鲁绣独特的针法,如打籽绣、盘金绣、平针绣等,每种针法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和用途。队员们还亲自上手体验,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尽管针法略显生疏,但也初步感受到了鲁绣的独特魅力和制作难度。这次与传承人的面对面交流,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鲁绣技艺传承的不易,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播鲁绣文化的决心。
 
图为实践队队员所拍摄艺术馆内展品。关子萌 供图
博物馆与工厂里的现代发展
在青岛纺织博物馆,实践队了解到鲁绣在纺织行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随着时代变迁,鲁绣在工艺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从传统的手工刺绣到与现代纺织技术的结合,鲁绣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焕发出新的活力。随后,实践队前往艺冉绣品厂和鹰翔纺织品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在艺冉绣品厂,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与传统的刺绣工艺相互融合,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同时又巧妙地运用手工技艺进行细节处理,确保每一件绣品都兼具传统韵味和现代美感。鹰翔纺织品有限公司则专注于鲁绣产品的创新设计,将鲁绣元素融入到现代时尚的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开拓了鲁绣的市场空间。     走进校园与养老院的文化传播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鲁绣文化,实践队走进学校和养老院开展宣讲活动。在学校里,队员们通过生动有趣的 PPT 展示、现场刺绣演示和互动体验,向学生们介绍了鲁绣的历史、工艺和文化内涵。学生们对鲁绣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围在队员身边,好奇地观察着绣品和刺绣过程,积极参与互动环节。有的学生亲手拿起绣针,尝试着绣出简单的图案,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他们的热情丝毫未减。在养老院,实践队为老人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鲁绣文化盛宴。老人们回忆起过去的岁月,对鲁绣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与队员们分享自己年轻时与鲁绣的故事,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队员们还手把手教老人们一些简单的刺绣针法,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受鲁绣的乐趣。通过这些宣讲活动,鲁绣文化走进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传承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图为鲁绣华彩,译路扬粹实践队队员。关子萌 供图
实践成果与展望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鲁绣华彩译路扬粹实践队收获颇丰。他们通过实地调研、亲身体验和文化传播,对鲁绣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同时,他们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了一系列关于鲁绣的短视频和图文内容,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鲁绣的关注和讨论。未来,实践队表示将继续关注鲁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展更多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为鲁绣文化的传播贡献更多的力量。
 
 
2025-02-11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