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应山古色,感受人文脉动
为深入了解黄圃镇古村落建筑特色,进一步挖掘黄圃镇文化资源,加深对当地特色人文历史的认识把握,广州新华学院名撼岭南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于2024年7月17日前往黄圃镇应山古村落进行调研拍摄活动。
1.历史渊源
据《白氏族谱》记载,应山村世居村民主要姓氏为白姓,白姓祖先壁公在北宋元丰年间,受任广西郁林州知事,致仕归途,路经乐昌黄圃,见该处坐落于丘陵山地,村前是广阔田垌,庐溪河在村西方流过,四周山脉上古树参天,遂择址于黄圃凤凰山下斗湾定居。明朝永乐年间,白姓璧公第十三世孙如素从黄圃斗湾迁入此地创建应山村。
2.民居建筑
应山村落坐西南向东北,多数房屋为红砖、钢筋、混泥土结构,部分旧宅为青砖、木、瓦面结构。民居清一色的清水墙、青砖、灰瓦、木梁结构,屋檐留有钩头滴水,两侧墙仍保留着风火墙。
应山古村
应山古村是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黄圃镇辖村,全村坐落于绿水青山之中,景色优美。错落有致的古民居、古朴典雅的石桥,与乡野风光和谐相融,是绝佳的文旅资源。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应山村在2018年被评为乐昌市文明村,在2021年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1.历史渊源
据《白氏族谱》记载,应山村世居村民主要姓氏为白姓,白姓祖先壁公在北宋元丰年间,受任广西郁林州知事,致仕归途,路经乐昌黄圃,见该处坐落于丘陵山地,村前是广阔田垌,庐溪河在村西方流过,四周山脉上古树参天,遂择址于黄圃凤凰山下斗湾定居。明朝永乐年间,白姓璧公第十三世孙如素从黄圃斗湾迁入此地创建应山村。
2.民居建筑
应山村落坐西南向东北,多数房屋为红砖、钢筋、混泥土结构,部分旧宅为青砖、木、瓦面结构。民居清一色的清水墙、青砖、灰瓦、木梁结构,屋檐留有钩头滴水,两侧墙仍保留着风火墙。
图1-2:应山古村落
应山古桥
应山古桥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为三孔石拱桥。引桥两头石砌金刚墙和各置步阶5级,是广东省目前发现跨度最大的古石桥。两侧丘陵起伏,桥下河水清澈如镜,倒映古桥,远看像一条玉环,故又称玉环桥。桥建成后,商贾往来频繁,络绎不绝,遂成为宜乐古道的重要交通枢纽。2002年应山古桥被批准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桥旁边还有一座古庙,名叫水口庙,供着水口神,坐西北朝东南。
图3:应山古桥
图4:应山村水口庙牌匾
图4:应山村水口庙牌匾
调研走访
漫步在古村小巷中,两旁的老房子布满青苔,阳光透过斑驳的岁月,照耀在石板路上,微风拂过,掀起阵阵悠悠过往。一位老者坐在小巷里的石块上,岁月静好,宁静而惬意。
突击队深入应山古村落,对其居民进行采访。其中,一位村民表示,应山村有水渠流通,很适合种植农作物,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同时,据村中一位老人所述,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70多年,曾种植过当地特色经济作物--黄烟,现改为种植玉米,收成之后会搭乘公交车去到黄圃镇或坪石镇进行售卖,交通出行非常方便。
突击队深入应山古村落,对其居民进行采访。其中,一位村民表示,应山村有水渠流通,很适合种植农作物,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同时,据村中一位老人所述,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70多年,曾种植过当地特色经济作物--黄烟,现改为种植玉米,收成之后会搭乘公交车去到黄圃镇或坪石镇进行售卖,交通出行非常方便。
图5:突击队采访应山古村落村民
应山古村落,一个将青砖黛瓦、生态美景和乡野文化完美结合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更是一个承载着乡愁和故事的历史悠久的文化载体。在这里,可以漫步于青石板路,触摸每一块青石板,聆听每一个故事,感受诗情画意的生态乡村,体验最纯粹的人文情怀,让人仿佛置身于古老神秘的历史之中,体会岁月的静好和沧桑的美丽。2024-07-19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