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外青年三下乡:以“陕北说书”之火,赋能乡村振兴
西外青年三下乡:以“陕北说书”之火,赋能乡村振兴
(通讯员 汪萌)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安外国语大学红凤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6日前往陕西省延安市开展了关于“非遗‘老曲艺’,乡村‘新动能’——以陕北说书之火,燃旺地区发展建设实践团”的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团成员于中午抵达延安,确定好当天任务及行程的安排后,随即前往调研地——延安市1938。
图为调研团成员抵达延安市1938合影。通讯员 李宇华 供图
调研团成员于延安市1938广场与周边街区上,展开了实地调研活动的第一项工作。团队成员们向公众分发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旨在深入了解陕北说书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当前发展状况、面临的挑战以及收集人们对它的体验反馈。同时,团队成员还对自主设计的一系列文创产品——以陕北说书为主题,进行了宣传与推广,旨在通过现代设计语言,让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吸引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图为调研团成员正在进行多群体问卷调查。通讯员 李宇华 供图
图为调研团成员正在进行有关“陕北说书”系列问题的采访。通讯员 李宇华 供图
为进一步加深对“陕北说书”现状及发展等问题的了解,调研团成员充分整合“多群体问卷调查”和“线下访谈”资源,深入探究并感受“陕北说书”的魅力与底蕴。经过一个下午的多群体问卷调研与互动,不仅推广出了由团队自主设计的有关陕北说书的两代文创产品——承载传统韵味的经典系列与融合现代审美的新潮系列,还与当地商贩、游客、文艺工作者们交谈了有关“陕北说书”等一系列内容,得到了良好反响。
活动依照计划顺利进行,调研团成员趁热打铁,随后便前往说书地,探访陕北说书艺术家刘元龙老师。
图为陕北说书艺术家刘元龙老师现场教学与讲解陕北说书曲目。通讯员 程娟 供图
刘老师首先为团队成员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的说书表演。随后,刘老师更是即兴创作了一段陕北说书词,用最地道的艺术形式向团队成员表达了最诚挚的欢迎。而后,为同学们演绎了陕北说书的经典曲目——《刮大风》,团队成员们纷纷置身其中,欣赏说书,领略说书艺术的独特魅力。不止于此,刘老师为了让团队成员能够切身地体会到说书的韵味,还对全方位的对成员们进行三弦琴的弹奏技巧与说书曲目的教学,让成员们在实践中感受说书艺术的精髓。
在刘老师细致地教授下,团队成员能够演唱出简单的说书曲目。刘老师也与成员们结合红凤同心社宗旨——“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共同即兴创作了一段说书词。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对陕北说书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认识的同时,还领略到了陕北说书自带的风土人情。
图为调研团成员正在对陕北说书艺术家刘老师进行访谈。通讯员 程娟 供图
展示和教学结束后,成员们对刘老师开始了正式的采访。刘老师谈到,“童年七八岁的时候,哪怕是上学路上都在听陕北说书,从16岁就开始投身学习说书,可以说是非常的热爱了”。他表示,出于自身的热爱,从业陕北说书至今,时代在进步,陕北说书也没有止步于此,陕北说书与时代接轨,与网络交互,与现代元素相融,时代在成就陕北说书的同时,陕北说书也为这个时代灌注了新的内涵。
在调研团成员与刘老师的交谈过程中,团队成员对“陕北说书在‘艺术与安全教育方面’融合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格外好奇,刘老师也解释到,与官方宣传相比,说书方式更贴近民众生活,说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不拘束,这也能让外地人更快速地了解到延安的风土人情。
通过本次实地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对陕北说书的现状及其发展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成员们和刘老师共同表示,希望能够再接再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期望陕北说书能够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持续深化青少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2024-07-27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