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洛洛乡约,溯往循新”实践团赴金寨开展社会实践
在党的二十大背景下,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全面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员引导青年学生深入了解一线情况,7月24日至28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子赴金寨开展了以“赓续红色基因,弘扬时代精神:研究新质生产力赋能金寨县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由校团委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组织实施。
英雄事迹了于胸,红色血脉续心中。在实践期间,团队成员先后参观了红军广场,革命博物馆,立夏节起义旧址,洪学智故居,刘邓大军指挥部等蕴含着老一辈革命先烈红色精神的景点。对金寨县特有的“将军县”称号,以及其延绵不断的红色基因和经久不息的红色文化有了更为深刻地理解。在参观完红军广场后,在下山途中,队员们偶遇了一位老红军的后人——李志华爷爷,他用红军过草地的故事,引出了李仁甫同志在战场上担任旗手,被朱德总司令赠送皮包的感人经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让团队成员深受感动,也体会到了百年后万家灯火通明的来之不易。
图为李志华老人在给团队成员讲述其故事和荣誉
李志华同志向团队展示了父子两人的荣誉,并看着老照片、老物品,将其背后蕴含的生动故事娓娓道来。同时,他也向团队青年表达了殷切的希望,要把革命意志在新时代传承下去,将“大别山精神”在金寨乃至全国发扬光大,在党和国家的召唤中砥砺前行。通过聆听了其讲述父亲李仁甫先辈的革命故事以及自己在家庭环境熏陶下不断努力获得的种种成就,我们心中的红色理想更加坚定了,红色种子在我们的心里萌发,在采访结束后,团队为李志华爷爷拍摄了一张生活照并且送给了他。
图为李志华老人与其爱人合影留念
翌日,我们前往双河镇参观“五星上将”洪学智的故居,通过拜访洪学智的侄孙洪贵柱老人,他让我们通过一个不同于历史教材的角度去了解将近百年前的历史事实,学习洪老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金寨十万人参军参战,最终活下来的还不到一千人”,“不管金寨在发展中遇到什么,洪学智将军都尽全力向中央争取解决方案,为老区人民造福”,洪贵柱爷爷操着一口朴实的双河方言,说的每句话却都落在我们心尖。
图为团队成员在采访洪贵柱老人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通过参观斑竹园红色小镇及天堂寨刘邓大军指挥所,了解发生于此地的革命故事,草地夜行,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金寨为新中国的解放付出了很多,“十万”金寨儿女远赴战场,据当地村民的介绍,当时从金寨走出去的一千名红军里,只有一个人可以安全回家,由此看出当时的牺牲是多么的惨烈。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金寨人民依旧没有停止为祖国奉献自己,为解决“史河淠河”的水患,金寨舍弃了当时的经济重镇——麻埠镇,“十万”金寨儿女迁出旧址,“十万”亩良田被水淹没,上演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水库史诗。马鬃岭上千万朵映山红是由将士们的鲜血染红的;金寨学子身上的红领巾是由将士们的鲜血染红的;而现如今我们美丽的金寨也是靠当年从金寨走出的将士百姓的鲜血汗水所换来的。红色血脉始终流淌于金寨儿女的心中,奉献精神铸于金寨人民的血脉,促使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图为团队成员在挺近大别山雕像前合影留念
人的一生,大都行进在信仰的道路上。有的心系苍生胸怀天下,有的蝇营苟苟自私自利;有的践行大道匡扶正义,有的损人利已背信弃义。《草地夜行》里也有一条路,那是一条通向陕北的路,是一条坚定的信仰之路。在蒙蒙细雨中,团队来到了一副雕像下,雕像名为“草地夜行”。整个雕像悲壮而动人,它的故事原型是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红军为了帮助一个小战士赶上队伍而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故事。仰望红军战士坚毅的面庞队员们无不为革命先辈们的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而动容。我们在雨中,肃立着……
图为团队成员在雨中仰望雪中夜行雕像
科技铸就脱贫路,创造带来振兴梦。金寨县作为长期以来的贫困县,直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步入了乡村振兴的时代。通过这几日的三下乡活动,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实例,现在已经完全实现了“镇镇通公交”,这使得村民来往县城非常方便,不必像以往一样来回需要中转,每个镇上与村里也直接通有乡村公交,保障每个村的出行。众所周知,“要想富,先修路。”村与村之间的道路也不再像以往那般泥泞不堪,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整洁的柏油路。梅山镇正策划设计建设红色基调养老基地和一系列记忆坊,改造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县城开发区内创办的各种新办企业(如金寨雅迪工厂,将军磁业等)为金寨人民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保障了基本的收入来源。金寨人民用双手双脚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脱贫振兴路。勤勤恳恳的奋斗精神薪火相传,踏实肯干的务实品质生生不息。
图为汤家汇小镇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在金寨这片红色沃土上,有金寨红25军军部旧址、红28军军部旧址、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大湾村等红色景点。红色是金寨的本色,是金寨的根与魂,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回望烽火岁月,点亮一段又一段的红色记忆。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金寨革命博物馆
在此次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队贯彻落实了不怕吃苦的坚韧品质,在实践中学习了金寨县从抗日战争到全面脱贫时期的历史史实,传承了老区人民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永不言弃的红色革命精神,深刻体会了金寨人民朴实无华,热情好客的情谊,为宣传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品质,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英雄事迹了于胸,红色血脉续心中。在实践期间,团队成员先后参观了红军广场,革命博物馆,立夏节起义旧址,洪学智故居,刘邓大军指挥部等蕴含着老一辈革命先烈红色精神的景点。对金寨县特有的“将军县”称号,以及其延绵不断的红色基因和经久不息的红色文化有了更为深刻地理解。在参观完红军广场后,在下山途中,队员们偶遇了一位老红军的后人——李志华爷爷,他用红军过草地的故事,引出了李仁甫同志在战场上担任旗手,被朱德总司令赠送皮包的感人经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让团队成员深受感动,也体会到了百年后万家灯火通明的来之不易。
图为李志华老人在给团队成员讲述其故事和荣誉
李志华同志向团队展示了父子两人的荣誉,并看着老照片、老物品,将其背后蕴含的生动故事娓娓道来。同时,他也向团队青年表达了殷切的希望,要把革命意志在新时代传承下去,将“大别山精神”在金寨乃至全国发扬光大,在党和国家的召唤中砥砺前行。通过聆听了其讲述父亲李仁甫先辈的革命故事以及自己在家庭环境熏陶下不断努力获得的种种成就,我们心中的红色理想更加坚定了,红色种子在我们的心里萌发,在采访结束后,团队为李志华爷爷拍摄了一张生活照并且送给了他。
图为李志华老人与其爱人合影留念
翌日,我们前往双河镇参观“五星上将”洪学智的故居,通过拜访洪学智的侄孙洪贵柱老人,他让我们通过一个不同于历史教材的角度去了解将近百年前的历史事实,学习洪老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金寨十万人参军参战,最终活下来的还不到一千人”,“不管金寨在发展中遇到什么,洪学智将军都尽全力向中央争取解决方案,为老区人民造福”,洪贵柱爷爷操着一口朴实的双河方言,说的每句话却都落在我们心尖。
图为团队成员在采访洪贵柱老人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通过参观斑竹园红色小镇及天堂寨刘邓大军指挥所,了解发生于此地的革命故事,草地夜行,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金寨为新中国的解放付出了很多,“十万”金寨儿女远赴战场,据当地村民的介绍,当时从金寨走出去的一千名红军里,只有一个人可以安全回家,由此看出当时的牺牲是多么的惨烈。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金寨人民依旧没有停止为祖国奉献自己,为解决“史河淠河”的水患,金寨舍弃了当时的经济重镇——麻埠镇,“十万”金寨儿女迁出旧址,“十万”亩良田被水淹没,上演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水库史诗。马鬃岭上千万朵映山红是由将士们的鲜血染红的;金寨学子身上的红领巾是由将士们的鲜血染红的;而现如今我们美丽的金寨也是靠当年从金寨走出的将士百姓的鲜血汗水所换来的。红色血脉始终流淌于金寨儿女的心中,奉献精神铸于金寨人民的血脉,促使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图为团队成员在挺近大别山雕像前合影留念
人的一生,大都行进在信仰的道路上。有的心系苍生胸怀天下,有的蝇营苟苟自私自利;有的践行大道匡扶正义,有的损人利已背信弃义。《草地夜行》里也有一条路,那是一条通向陕北的路,是一条坚定的信仰之路。在蒙蒙细雨中,团队来到了一副雕像下,雕像名为“草地夜行”。整个雕像悲壮而动人,它的故事原型是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红军为了帮助一个小战士赶上队伍而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故事。仰望红军战士坚毅的面庞队员们无不为革命先辈们的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而动容。我们在雨中,肃立着……
图为团队成员在雨中仰望雪中夜行雕像
科技铸就脱贫路,创造带来振兴梦。金寨县作为长期以来的贫困县,直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步入了乡村振兴的时代。通过这几日的三下乡活动,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实例,现在已经完全实现了“镇镇通公交”,这使得村民来往县城非常方便,不必像以往一样来回需要中转,每个镇上与村里也直接通有乡村公交,保障每个村的出行。众所周知,“要想富,先修路。”村与村之间的道路也不再像以往那般泥泞不堪,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整洁的柏油路。梅山镇正策划设计建设红色基调养老基地和一系列记忆坊,改造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县城开发区内创办的各种新办企业(如金寨雅迪工厂,将军磁业等)为金寨人民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保障了基本的收入来源。金寨人民用双手双脚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脱贫振兴路。勤勤恳恳的奋斗精神薪火相传,踏实肯干的务实品质生生不息。
图为汤家汇小镇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在金寨这片红色沃土上,有金寨红25军军部旧址、红28军军部旧址、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大湾村等红色景点。红色是金寨的本色,是金寨的根与魂,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回望烽火岁月,点亮一段又一段的红色记忆。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金寨革命博物馆
在此次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队贯彻落实了不怕吃苦的坚韧品质,在实践中学习了金寨县从抗日战争到全面脱贫时期的历史史实,传承了老区人民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永不言弃的红色革命精神,深刻体会了金寨人民朴实无华,热情好客的情谊,为宣传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品质,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2024-08-06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