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园网,大学校园门户网站
搜索

寻探民勤魂,续筑秦之兴盛;细嗅红果香,助绘乡村画卷——“民勤筑秦兴,果香绘乡卷”实践队

在天干地旱的黄土中结出果实,在粮短食缺的村庄里传出佳话,洛川,凝结着村民的汗水,蕴含着乡史的底蕴,带领百姓铺出一条乡路,引领村民伫立遍园香树。为践行青春使命,助力乡村振兴,中国民航大学“民勤筑秦兴,果香绘乡卷”实践队,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国家兴,需农业兴,更需乡村兴”的号召,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期间,赴行洛川,去追寻赤红苹果中凝聚的真理,去探索乡村振兴中蕴含的精神力量。

第一站:老庙镇人民政府
实践队动身前往洛川县老庙镇,并有幸采访到老庙镇人民政府的郑书记,详细了解了老庙镇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发展历程。
产业振兴:苹果种植成为脱贫引擎
郑书记谈到,他接触到洛川苹果产业这些年来遇到了不少困难:群众种植苹果树积极性不高、种植知识技能匮乏、种植启动资金不足等。为解决这些困难,老庙镇人民政府推广个别农户先行致富的政策,宣传与开导广大群众,组织集中培训、学习参观,联系信用社和银行寻求资金支持,逐步解决了群众的思想问题、技术难题和资金问题。
当问到产业现况时,郑书记坦言道:老庙镇的苹果产业已经相当成熟,虽然目前仍存在早期果树老化和苹果品种更新慢的问题,但整体上,老庙镇的苹果产业仍保持高质量的飞速发展。
实践队员采访洛川县老庙镇群干书记郑书记
 
成效显著: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在问到老庙镇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时,郑书记兴奋地谈到,乡村振兴实施后,群众腰包鼓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硬件设施全面改善,大到政府辅助兴建果园、建立旅游区,小到精准扶贫,修建道路、路灯等,老庙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乡村振兴的照耀下稳步提升。
访问结束后,队员们走进乡村,亲身感受这个新型乡村,并走访了多名村民。其中一位果农感慨地说:“现在农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特别是白水政府对农民的大力支持,不仅帮助农民改善住房条件,还提供了各种惠农政策和资金支持,让果农们更加安心地投入到苹果种植中。”
实践队了解苹果销售情况
 
第二站:老庙镇果农服务站及示范果园
实践队前往洛川县老庙镇果农服务站,并成功采访到站长,感受历代以来果园的变化及种植技术的革新。
站长的讲解,从日益扩大的产业规模、不断改进的产业技术、矮化密植的种植模式,到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销售方式的转变,再到预防自然灾害的智能烟雾发生器与防雹网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都为果园良性发展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站长谈到新型经营主体与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创立,正在用一种具有创新化、专业化的方式有效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缺失问题。
实践队员采访示范果园赵经理
 
随后,实践队来到示范果园,实地感受苹果种植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
迈入结满硕果的果园,队员们访问了当地资深果农,到果园的最前线了解果园的演变、技术的更迭。其中一位果农向我们讲述了他种植苹果的故事——从自家小果园起步,逐步扩展到如今的百亩示范果园,这条路上,由于缺乏经验,他走了不少弯路。在不断摸索、学习和实践中,他终于成功培育出了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通过使用发展起来的先进技术解决冻灾、雹灾。逐步接触电商,实现了从传统销售模式向多元化销售模式的转变。
实践队员学习软化枝条
 
从无到有,从贫穷到富裕,洛川的苹果产业经过了历史的考验,跨过了空间的界限,正进一步地走向富强,而筚路蓝缕间,是先辈们敢创敢行的坚韧,更是村民们不断革新的理念,持续改进的技术。

第三站:苹果第一乡——阿寺村
实践队来到了苹果第一乡——阿寺村,去了解第一颗苹果的诞生,去感受苹果之乡的变化。
    阿寺村,洛川苹果的起源之地,也是苹果之父李新安的故乡,队员们深入其中,并采访到当地村民,听其回忆李新安的故事——1947年,李新安从河南灵宝用毛驴驮回200余株苹果树苗,在阿寺村自家的6亩口粮地上种起了苹果,他成为了洛川种植苹果的第一人。尽管当时面临诸多质疑和困难,但他的坚持为洛川苹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他的推动下,洛川县也兴起了大建果园的热潮,1959年,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苹果县”。
实践队参观参观第一棵苹果树
 
一声声,一幕幕,队员们从村民的口中了解了阿寺村实现多个第一的壮举,了解了苹果之父开辟致富道路的艰辛,了解了洛川人民通往幸福的奋斗历程。

第四站,洛川会议会址
队员们来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洛川会议会址,在这个承载伟大历史使命的神圣之地,怀揣敬畏之心,回顾这历史画卷中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秀水泱泱,红旗飘扬。群雄洛聚,丰碑立上。一张张照片重现了当时的漫天黄沙,一篇篇字迹诉说着当时的风云激荡,队员们深切地读着、看着,仿佛也与众多革命志士齐聚一堂,共同商讨抗日大计。
在这次会议中,中国领导人们为全国抗战制定了正确路线和战略总方针,阐明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明确了我军的战略任务和战略方针,对进行抗战和争取抗战最后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实践队参观洛川会议会址
 
在红泥草屋中彻夜不眠的灯光下,在山河动荡时闪烁希望的光亮中,洛川会议,承载着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荣光,隐藏着包含历史和人文的底蕴,成为历史,化为石碑,而它所流传的坚韧不拔、勤劳勇敢的品质,融入在每一寸土壤,每一丝气息,融入在洛川的文化底蕴中,时刻提醒着人们,去追寻、去探索。

第五站,洛川县老庙镇幸福社区
实践队走入洛川县老庙镇社区,开展了民航知识宣讲。
在全方位了解洛川苹果的情况后,队员们将宣讲重点放于国产飞机与民航运输业两大方面,以国产飞机的快速发展为基石,阐述了以C919为例的国产大飞机的建立过程、技术革新以及民航优势,切实地提升了村民对中国民航的认识与认可,并全面地介绍了航运的基础情况,讲解各种航运乡村产品的例子以及航运优势、现况等,探讨苹果航运的销售途径,为村民扩大了苹果销售的渠道,并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
将民航知识融入乡村建设,航大学子用自己的方式助力着乡村振兴持久战。
实践队员走进社区开展宣讲
 
第六站,返乡宣讲
实践队成员返回各自家乡,宣传洛川的苹果种植技术以及洛川历史映射的精神内涵。
“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于青年。”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的殷切希望,实践队在结束洛川之旅后返回了各自的家乡,以校园宣讲的形式,用大手牵小手,新一代携手更新一代的方式,向后辈们讲解洛川精神、洛川技术,让红旗下的一团团薪火,一个个新生,在最闪耀的红星下茁壮成长。

在宣讲中,队员们纷纷提到洛川会议旧址是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它传递的不只是“国共两党团结一致、合作抗日,同时尊重各自的立场和利益,在国家利益前予以妥协和解”的团结精神,还有“坚定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精神,在产业振兴的今天,仍然具有深远意义。同时,队员们讲解了洛川的拦鸟网和驱鸟音响,将其与民航相关的驱鸟设备相比较,进一步讲解了民航业的发展对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带动作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文化是最好的营养剂。以洛川历史为底色,以民航知识为韵彩,队员们将这幅果香绘色的乡卷、民航晕染的蓝图带回家乡,继续传播民航知识,继续发扬洛川精神。
齐心洛聚助梦想,齐思力聚促新航
茂茂树园,结得硕果;殷殷土地,燃起薪火。辽辽村庄,施于新政;茫茫村民,绘出新梦。在洛川,实践队员回顾了乡村振兴的艰辛历程,领略了村民淳朴的勤奋,见证了洛川苹果致富带来的光明,并用民航宣讲,将民航知识带入乡村,用自己的力量彰耀青春使命,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民航发展。怀梦返乡,队员们在各自家乡开展了民航宣讲与洛川宣讲,将洛川之旅的收获带回家乡,促进家乡发展。
实践队员在镇政府前合影
 
洛川,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攻坚克难的真实写照;洛川人民,心眉间透出砥砺之强劲,魂魄中蕴含坚毅之傲志。在这场对洛川的探索之旅中,“民勤筑秦兴,果香绘乡卷”实践队,怀“雏凤清于老凤声”之志,呈“如有扶桑初日升”之势,秉“又乘骏马续长征”之炽,化洛川精神于心底,赋洛川精神于实践。在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的号召下,我们将不断学习振兴历程中的源源知识,汲取致富道路上的伟大力量,践行青春使命,助力乡村振兴。
2024-08-25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