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校园网,大学校园门户网站
搜索

法治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电商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农产品销售领域,电商平台为农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然而,电商环境下农户权益保护问题尤为突出,尤其在合同规范、品牌建设及市场公平等方面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法网电商 惠农兴邦”山东大学法学院赴鲁宁豫津等地关于农村电商产业发展调研团今日赴山东省青岛市、淄博市等地,深入调研农村电商产业发展,聚焦农户权益保护,希求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法治支持。

PART 1 实地调研:农业电商与农户权益的保障

       2025年1月17日,团队成员在胶州市澳门路早市开展实地走访,深入了解胶州大白菜的销售与品牌建设。胶州市的大白菜因其口感鲜美、种植历史悠久,早已成为地方特色农产品。通过实地调研,团队了解到胶州大白菜的销售情况依旧保持良好,价格平稳且销量可观。这不仅得益于线下市场的稳定需求,也与电商直播的推动密切相关。特别是“胶河源”品牌的崛起,通过线上直播平台推广,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影响力,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还注意到,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胶州大白菜的营销途径不仅仅停留在传统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上,还延伸至文化创意产业,如制成玩偶等文创产品进一步拓宽产业链。这种线上线下多元化的销售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也为农户创造了更多的收入机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PART 2 多维视角:电商直播与农产品市场的融合

       同日,团队成员通过观看四场农产品带货直播,分析了当前农产品电商直播的市场动态。直播带货已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当季水果如橙子、苹果等销量可观。特别是在一些直播间,胡萝卜等蔬菜的销量尤为突出,直播互动的观众人数也较高。
       然而,调研也揭示出一些问题:并非所有的电商直播都能获得理想的流量。团队成员进入了一场由老年人主持的直播间,卖出的花生数量极少,仅有团队成员一人观看。这一现象引发了团队成员对农村电商生态的深思:对于那些没有专业团队、依赖电商销售生计的农民而言,如何获得更好的市场流量,如何避免信息不对称,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电商平台应当更加关注农民的真实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市场导向和培训支持。

PART 3 特色农产品与乡村振兴的双向促进

       2025年1月18日,团队成员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了博山大集和本地的特色农产品。博山酥锅、博山香肠、博山烤肉等特色农产品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消费者的关注,极大促进了当地的旅游和经济发展。尤其是随着淄博烧烤的走红,博山的地方特产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会。这一现象表明,电商直播不仅是农产品销售的渠道,也是文化传播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如何通过电商助力地方特色产品的推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是推动乡村经济转型的重要课题。博山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PART 4 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法治保障农民利益

       通过本次实践调研,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电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已经在农产品销售和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尽管农村电商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农民权益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许多农民在参与电商销售时,对合同条款、商业规则和法律条文的理解存在困难,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容易导致农民权益受损。尤其是对于一些没有专业知识的农民而言,缺乏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极易被不规范的电商平台或中介机构侵害。团队成员通过调研认为,如何规范电商平台的合同条款,如何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如何在电商环境中平衡各方利益,是未来农村电商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法律的保障是农民获得公平市场竞争、合理利益分配的根本保障。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如何通过法治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保障,为农民的经济利益保驾护航,将是我们每个人应当深思并不断努力的方向。
2025-01-27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