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深入基层开课堂 环保理念撒万家
寒假期间,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清源润社践行队”与南京市鼓楼区新门口社区携手开展了“水韵金川,环保筑梦”主题授课。实践团队深入社区,为社区孩子们普及环保知识、讲述河流文化,积极培育环保事业的新生力量。

【图为实践团队部分成员合照】

【图为孩子们参观鼓楼区水文化展览馆】

【图为实践团队部分成员合照】
实践团队的授课为期5天,内容围绕南京市鼓楼区金川河展开,包括水循环、水资源保护、污水净化等方面的知识。实践团队表示,本次活动旨在向社区孩子们传授环保知识,助力社区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工作,携手共建水木清华的金川河、山清水秀的南京城。
金川河,是流经南京主城区北部的长江支流,因明代城门金川门而得名。金川河具有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鼓楼区乃至南京市人民的“母亲河”。12月初,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考察了金川河生态,并与金川河畔的新门口社区达成以“水韵金川,环保筑梦”为主题的授课合作。在社区完成学员招募后,实践小队的成员们开始了紧张高效的备课,力求授课内容的充实性与授课方式的通俗性,让社区的孩子们了解河流环境与河流文化的相关知识,成为环境保护的“小卫士”。
1月15日-17日是授课的第一阶段,这三天里,实践小队成员围绕水循环与水资源、水文水系水生态、水污染与水净化三个板块知识展开授课,并设计了新颖的实验课程。一次次动手小实验中,孩子们制作了迷你抽水机、小小生态瓶、简易净水器。孩子们纷纷表示,他们既收获了知识也得到了乐趣。
【图为孩子们动手制作生态瓶】
1月20日、21日是授课的第二阶段,这两天里,小队成员精心编排了金川河文化底蕴课程,并带领孩子们前往鼓楼区水文化展览馆参观。参观过程中,实践小队组长朱寒担任讲解员,耐心地向孩子们介绍金川河的历史文化。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孩子们也学习到了展览馆讲解知识,相信他们日后将会带领更多的社区居民前来领略河流文化底蕴,成为环保事业的宣传者。
【图为孩子们参观鼓楼区水文化展览馆】
“水韵金川,环保筑梦”,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离不开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和鼓楼区新门口社区的通力合作,也少不了实践团队成员的充分筹备。此次活动向社区孩子们普及了水资源、水环境的基础知识,传承了南京市金川河的历史文化底蕴,宣传了节水净水的环境保护知识。实践团队表示,希望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为社会环保事业培育新生力量,让大南京的天更蓝、水更绿、景更美。
2025-02-03 关注: